重過閶門萬事非。同來何事不同歸。梧桐半死清霜後,頭白鴛鴦失伴飛。
原上草,露初晞。舊棲新垅兩依依。空床臥聽南窗雨,誰復挑燈夜補衣。
作品信息:
名稱:半死桐/鷓鴣天
作者:賀鑄
朝代:宋朝
作品關鍵字:-悼亡詩 -思念詩 -婉約詩
作品賞析:
【註釋】
1閶門:本為蘇州西門,這裡代指蘇州。
2梧桐半死:比喻喪偶。
3原上草,露初晞:比喻死亡。晞:幹掉。
4舊棲:舊居。 新垅:新墳。
【評解】
這首悼亡詞充滿了詩人對亡妻懷念之情。上片寫妻子死後詩人的淒涼和孤零。開始即以「萬事非」寫出不堪回首的慨歎。下片寫詩人對妻子的懷念。「挑燈夜補衣」,再現了亡妻日夜辛勞,甘於過清苦生活的場面。以此為結,突出表現了詩人對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。全詞寫得哀婉柔麗,真摯感人。
【集評】
張燕瑾《唐宋詞選析》:賀鑄退居蘇州,本來就心情抑鬱,「閒愁」頗多,亦頗大;在蘇州又死去了妻子,這就給他佈滿陰霾的心頭,又增添了一層烏雲。這首悼念亡妻的詞作。出語沉痛,感情深摯,很能感動人。
--引自惠淇源《婉約詞》
這是一首悼之詞,表現作者對亡妻趙氏的深摯追懷。詞中通過舊地重遊抒發感情,追念了作者與亡妻在長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來的深厚愛情。全詞觸景生情,出語沉痛,情真意切,哀怨淒婉,動人肺腑。
上片起二句用賦 ,直抒胸臆。「閶門」是蘇州城西門。詞人回到蘇州,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長眠地下 ,不禁悲從中來,只覺得一切都不順心,遂脫口而出道:「重過閶門萬事非」。接以「同來何事不同歸 」一問 ,問得十分無理,實則文學往往是講「情 」而不講「理」的 ,極「無理」之辭,正是極「有情」之語。
以下兩句,以連理樹的半死、雙棲鳥的失伴來比擬自己的喪偶 。「清霜」二字,以秋天霜降後梧桐枝葉凋零 ,生意索然,比喻妻子死後自己也垂垂老矣。
「頭白 」二字一語雙關 ,鴛鴦頭上有白毛(李商隱《石城》詩:「鴛鴦兩白頭。」),而詞人此時已屆五十,也到了滿頭青絲漸成雪的年齡。這兩句形象地刻畫出了作者本人的孤獨的淒涼。
換頭「原上草,露初晞」一句,承上啟下,亦比亦興 。本自漢樂府喪歌《薤露》:「薤上露,何易晞!
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歿,是為比,緊接上片,與「梧桐半死 」共同構成「博喻」;同時,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墳場應有的景象 ,是為興,有它尋夫先路,下文「新垅」二字的出現就不顯得突兀。
「舊棲」句至結尾復用賦體。因言「新垅」,順勢化用陶淵明《歸田園居 》五首其四「徘徊丘垅間,依依昔人居」詩意,牽出「舊棲 」。下文即很自然地轉入到自己在「舊棲」中的長夜不眠之思——「空床臥聽南窗雨 ,誰復挑燈夜補衣!這既是抒情最高潮,也是全詞中最感人的兩句。這兩句,在平實的細節與意象中表現妻子的賢慧,勤勞與恩愛,以及伉儷間的相濡以沫,一往情深,讀來令人哀惋淒絕,感慨萬千。
這首詞,藝術上以情思纏綿,婉轉工麗見長。作者善於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,將情與景和諧地融為一體 。詞中以「梧桐半死」「鴛鴦失伴」等形象化的比喻 ,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亡妻之痛,又用草間霜露,比喻人生的短促,這比直陳其事更具藝術效果。末三句「舊棲」「新垅」、「空床」、「聽雨」既寫眼前淒涼的景狀,又抒發了孤寂苦悶的情懷。